浙江財經(jīng)大學-大學文化
校名 校標 校訓 ?;?校旗 校歌
大學文化形成了特定的校園精神,代表著學校的核心價值觀和傳統(tǒng)。校名題寫、校訓、?;?、校旗、校歌、校史等成為大學文化的象征和標志,具有豐富的意義象征性詮釋了大學的特有的歷史,理念,追求,是大學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。
校標、?;?、校訓、校歌,既是學校的文化精神,也是學校的風骨、理念和追求,更是莘莘學子的精神歸屬!無論是校標、?;站襁€是校訓、校歌內涵,都是浸潤在每一個學子血液里的精神氣質,它滋養(yǎng)、砥礪了一代又一代學子不斷追夢、圓夢。做璀璨星光,我們必將一直努力......
學校標識
校 名
浙江財經(jīng)大學校名的標準字體是沙孟海題寫的“浙江財經(jīng)大學”字體。
校 徽
?;請D式為圓形,中間是由隱含“浙江財經(jīng)大學”中文“財”和英文“finance & economics”中首字母“F”和“E”組合變形的鐘形古錢幣圖案,形似一座大門,寓意著“學校是學習知識的圣殿,培育人才的搖籃”,又似一口鐘,喻意著“鐘聲長鳴”,鼓勵學習求學上進;中間部分又似兩個藝術化的人形圖案,寓意著“莘莘學子伏案苦讀”,同時也蘊含著“浙財人懷抱夢想,走向世界、走向未來的朝氣和決心”。下方有“1974”字樣,代表學校建校時間;外環(huán)上方是“浙江財經(jīng)大學”的英文大寫,下方是沙孟海題寫的校名。
校訓:進德修業(yè) 與時偕行
釋義:語出《易經(jīng)》乾卦,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,充分體現(xiàn)了對“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”這一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歷史傳承,也充分體現(xiàn)了學校對“立德樹人”的不懈追求。“進德修業(yè)”,要求百年樹人、德育為先,倡導教師身正為范、學高為師,學生品學兼優(yōu)、德才兼?zhèn)洹?ldquo;與時偕行”,要求順應時代發(fā)展的潮流,堅持改革開放、勇于開拓創(chuàng)新,努力走在高等教育發(fā)展的前列。
浙財精神:明德篤學 經(jīng)邦濟世 崇實創(chuàng)新 勇立潮頭
釋義:“浙財精神”是對學校理念與使命的高度概括、集中凝練和顯著標志,既包含著歷屆師生對學校的總體認知、理想追求和實踐探索,又反映師生對學校未來發(fā)展的期許,凝聚著不懈奮斗的精神動力,是連接全體浙財人的精神紐帶。 “明德篤學”,“明德”出自《禮記·大學》: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于至善。“篤學”出自《論語·泰伯》:篤信好學,守死善道。體現(xiàn)學校師生弘揚高尚德行、嚴謹治學治教的境界,展現(xiàn)優(yōu)良的學風、教風、作風。“經(jīng)邦濟世”意為治理天下,救濟百姓,也是儒家文化“修、齊、治、平”中“治國、平天下”之意。既體現(xiàn)學校財經(jīng)類特色,也寓意師生以自身所學為國家經(jīng)濟社會發(fā)展作出積極貢獻的價值追求。“崇實創(chuàng)新”,既體現(xiàn)了學校發(fā)展歷程中,師生以校為家、齊心協(xié)力、克難攻堅、崇尚實際的精神,也展現(xiàn)了孜孜不倦,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的精神,是對學校人文情懷的高度概括。“勇立潮頭”,既秉承了浙江精神,體現(xiàn)明顯的地域特色,又寓意學校勇于站在時代和改革的前沿,契合學校中長期發(fā)展目標,體現(xiàn)不斷超越自我的決心和勇氣。
校 旗
校旗的形狀為矩形(長寬比為1.5:1),旗面圖案采用?;张c校名相結合的圖形,其中?;瘴挥谛C笊戏?,藍底白字款,尺寸分為288*192、240*160、192*128、144*96、96*64、66*44等六個標準旗幟尺寸,藍色象征著大海,寓意胸懷像大海一樣寬廣,知識像大海一樣淵博,也象征學校生生不息、海闊天空的包容文化與放眼天下的國際視野。旗面顏色采用藍色(C100 M88 Y18 K0),旗面?;?、校名采用白色(C0 M0 Y0 K0)。
標準色
色值為:C100 M88 Y18 K0。
主干道名稱
健行路(圖示1):出自《周易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”寓意君子處事應像天一樣,自我力求進步,剛毅堅卓,發(fā)奮圖強。此路位于體育館處,也體現(xiàn)體育育人的寓意。
聞濤南路、聞濤北路、聞濤西路、聞濤東路(圖示2、3、4、7):取意東晉顧愷之《觀潮賦》中 “激波而揚濤”。學??拷X塘江,希望師生在觀潮聞濤之時,博學深思,做一個有生活情趣的人。根據(jù)我校位于錢塘江邊、屬于浙江省屬高校的地域特色而命名。集合東西南北四個方位,富有文化感染力。
風華東路、風華西路(圖示5、6):此兩條路位于風華雕塑旁,取意于《沁園春•長沙》“恰同學少年,風華正茂;書生意氣,揮斥方遒”。 寓意師生意氣風發(fā),干勁正足,同時根據(jù)其方位而命名。
文華路(圖示8):出自先秦 屈原《九歌 云中君》,“華采衣兮若英;靈連蜷兮既留”,是校史紀念之路、回憶往昔之路,傳承愛校之情、愛師之情、愛生之情。
湖畔南路、湖畔北路(圖示9、10):出自唐代,孟浩然《望洞庭湖贈張丞相》“八月湖水平,涵虛混太清”,因位于學涯湖兩旁,根據(jù)方位命名。
立潮路(圖示11):“征程萬里云鵬舉,敢立潮頭唱大風”。前句出自《莊子》“一朝鵬舉,萬里鸞翔”,大展伸手。唱大風指漢高祖的《大風歌》,“敢立潮頭”寓意敢于站在時代的前沿,勇于創(chuàng)新,勇于實踐。
主要建筑物名稱
教學樓由南至北依次命名為“學博樓(A樓)、學思樓(B樓)、學智樓(C樓)、學慧樓(D樓)”。
實驗樓由南至北依次命名為“唯實樓(E樓)和唯新樓(F樓)”。
學涯湖畔西亭、東亭命名為“進德亭、修業(yè)亭”,
學涯湖面西側橋、東側橋分別命名為“六和橋、八曲橋”。
圖書館南面廣場命名為“風華廣場”。
釋義:
學博樓(A樓):語出《論語·子張》:“博學而篤志,切問而近思”。 意在引導師生博覽群書,廣泛學習,并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,懇切地提問,多考慮當前的事,做有仁德的人,不斷擴大學術視野,做見識廣博的人。
學思樓(B樓):語出《論語·為政》:“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。”韓愈《進學解》“業(yè)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毀于隨。”“學思”即激勵師生學思兼并,既要善于讀書,也要善于思考,只有學思結合,明辨是非,知所適從,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。
學智樓(C樓):語出《墨子·尚賢中》:“若此之使治國家,則此使不智慧者治國家也,國家之亂,既可得而知已。”意為學生在此學習,崇尚賢德,開啟智慧,報效祖國。
學慧樓(D樓):孔子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敏而好學,不恥下問,是以謂之‘文’也。”《說文》注:“慧,儇,皆意精明。決斷曰智,簡擇曰慧,寓意慧而明理,思而知之。
唯實樓(E樓):取自《漢書•河間獻王劉德傳》:“修學好古,實事求是。”強調做學問時的那種求實精神。寓意師生立足實際,不唯上,不唯書,只唯實,將理論運用于解決問題的經(jīng)世務實之精神。
唯新樓(F樓):取自《詩經(jīng)·大雅·文王》,“文王在上,於昭于天。周雖舊邦,其命維新”,此處“維”同“唯”,與我校建設國內一流、國際知名、特色鮮明的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型財經(jīng)大學理念一致,寓意不斷創(chuàng)新前進。
進德亭(西亭)、修業(yè)亭(東亭):進德修業(yè)出自《易經(jīng):九三》,“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,厲,無咎。”何謂也?子曰:“君子進德修業(yè)。忠信,所以進德也;修辭立其誠,所以居業(yè)也。” 一是通過讀書修身養(yǎng)性,澡雪精神,使道德達到至美至善之境;二是通過讀書來增強學識,獲取專長,以便在社會上謀求必要的生存與發(fā)展。
六和橋(西橋):“六和”通“六合”,出自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六合之內,皇帝之土。” “天地和東西南北四方”,喻指學校海納百川之胸懷,同時也象征了學校勇立潮頭的追求。
八曲橋(東橋):命名“八曲”,出自邵伯溫《聞見前錄》:“公至北京,李稷謁見,坐客次,久之,公著道服出,語之曰:‘而父吾客也,只八拜。’稷不獲已,如數(shù)拜之。” 后逐步引申為八曲。此橋正有八個曲段,取名八曲跟六和相對,形神兼?zhèn)洹?
風華廣場:“風華”與廣場中央佇立的風帆雕塑相呼應,出自《南史·謝晦傳》:“時謝混風華為江左第一,嘗與晦俱在武帝前,帝目之曰:‘一時頓有兩玉人耳’”。同時有風采才華冠絕當世之意,彰顯師生風華正茂、風采蓬勃的精神面貌,象征我校勇立潮頭、敢為人先的追求,也契合廣場的氣勢。
「 大學志 」整理于院校官網(wǎng)
2024年4月22日